22 people found this review helpful
1 person found this review funny
Recommended
0.0 hrs last two weeks / 10.5 hrs on record (7.8 hrs at review time)
Posted: 30 Mar, 2024 @ 5:03am

“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就在那里。”

这是我今天第二次写这两句话了,上一次是中午看完刘慈欣的《山》后对其“永无止境”内核的感受。而这一次,我通关了《A Difficult Game About Climbing》。

春促购买,断断续续通关花了七个多小时,比23年玩《Jump King》少花了三小时,比19年玩《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少花了四个小时。

作为刚出没多久就入手的游戏,想玩它的原因一个是它作为《掘地求升》精神续作的名头,还有一个是23年看完了漫画《攀岩》和Alex徒手攀岩酋长峰后,对于这项运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与向往。此外,还有一入既往的抖(x),一如既往的喜欢挑战自己。

游戏不论是素质还是完成度都相当高,画面精细,场景独特,物理谜题的设计,路线的多样,都是这个游戏的优点,无需多言。雪山那段无疑是我整个游戏最喜欢的一部分了,不知道有多少是受了去年看的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影响,但它让我身临其境。当我第一次爬到雪山时,异于先前风景,那种巍峨,雄奇令我心神震颤:飘雪从云端倾泻而下,我双手握持的是兴许度过千万年孤独的坚冰,此刻我向上的爬升被赋予某种壮丽的宿命,我究竟是出于什么而选择孤独地攀缘?是为了成功的喜悦,还是自我的成长呢?

是山在召唤我,仅此而已。

脚踩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自第一次听到Celeste山的召唤后过了多年,我又一次听到了山的声音。因为山就在那里,多简单的道理!

摔落,爬起,摔落,再爬起,这样循环往复着,或许挣扎着,往更高处前进着。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我一定能够登顶,直至我真的拉动了“peak”上面的礼物,爬过了开发者名单,通关了游戏,都是一如既往。山顶的风景还不错,比山脚下好看多了。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谈完了感动再来扯点其他的,游戏也有不足,手感在某些地方确实会变得奇奇怪怪(点名批评雪山的上一关,新家的几块悬垂石头),并且难度曲线严格意义上是不递增的,而是这一段非常稳那一段突然变得很抽象了。这些也可以用还不熟悉,以及“现实里的登山不就是这样吗”来解释,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好游戏。

本来以为新家会让我卡很久,今天下午不断尝试也过去了,想来也神奇,自己总扬言在游戏里能获得许多成长,未曾想有时候现实里的成长倒也能反映在自己玩游戏的心境上。二者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我挺满意的。

那么,这款游戏就告一段落咯,我的下一座山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奈何这游戏成就太少,不然我好歹会再花在上面几十个小时,在班尼福迪速通遇上瓶颈之后我也淡了每个游戏都要玩到极致的执念,差不多就行啦,能够做到这些,已经很棒了呢。)
(当然肯定还会去尝试再通关几次的,心情不好的时候玩玩爬山会让整个人都平静下来,这也是我喜欢这类游戏的原因。)
Was this review helpful? Yes No Funn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