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GROUP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政协) 政府机构-CPP
STEAM GROUP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政协) 政府机构-CPP
0
IN-GAME
0
ONLINE
Founded
29 July, 2021
Language
Simplified Chinese
Location
China 
ABOU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政协)

CPPC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和咨询机关;它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也不是立法机关。不过曾有学者建议将人民政协民意机关化和法制化,在宪法中设专章专节,确认人民政协为民意代表机构,将人民政协纳入国家机构体系,在宪法和人民政协组织法上确认人民政协的适当职权,并认为确立人民政协的上院性质并不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
200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二十条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设若干界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地方委员会的组成,根据当地情况,参照全国委员会的组成决定。”[29]

第二十一条规定:“凡赞成本章程的党派和团体,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同意,得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个人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协商邀请,亦得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参加地方委员会者,由各级地方委员会按照本条上述规定办理。”
界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单元和组织形式。界别是指政协组织按照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类别,为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委员编组、组织委员活动而设立的组织类型[3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之初,没有“界别”之说,而是笼统地称为“参加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有46个参加单位,包括14个党派、16个团体和方面、9个地区、6个军队以及特别邀请人士。

1954年随着宪法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参加单位变化较大,区域、军队代表不再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成立时,设立了“医药卫生界”、“教育界”、“新闻界”等,并设立了“合作社”。1978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取消了“合作社”,增加了“体育界”。198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增加了来自“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和“港澳同胞”的委员。199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增设了“经济界”,并将原来的“港澳同胞”分为“香港同胞”和“澳门同胞”。199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将“香港同胞”改为“特邀香港人士”,“澳门同胞”改为“特邀澳门人士”,反映了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后委员身份的变化。200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将“社会福利界”调整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

200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一次提到了“界别”。其中除了第二十条外,还有第三十条规定:“每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及界别设置,经上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每届全国委员会任期内,有必要增加或者变更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决定人选时,经本届主席会议审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POPULAR DISCUSSIONS
VIEW ALL (4)
RECENT ANNOUNCEMENTS
主要职能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可根据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提议,举行有各党派、团体的负责人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参加的会议,进行协商,亦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 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 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 适应新时代新使命,人民政协在努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的同时,更好凝聚共识。凝聚共识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协商中,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是凝聚共识;中国共产党采纳并集中大家的意见建议,体现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中,也是凝聚共识。在统一战线和政协内部,把共同目标作为奋斗动力源和方向标,是凝聚共识;面向社会,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好,也是凝聚共识。在协商中,通过有效的说理说服,在界别群众中增信释疑,是凝聚共识;在不同场合运用不同方式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克服极端,也是凝聚共识。人民政协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b]
[/list]

目标要求
VIEW ALL (1)
GROUP MEMBERS
Administrators
0
IN-GAME
0
ONLINE
0 IN CHAT
Enter chat room
Founded
29 July, 2021
Language
Simplified Chinese
Locatio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