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BY Rails
No hay suficientes valoraciones
中国大陆铁路建设要点
Por NemolaLau
本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在NIMBY Rails里复原出更像现实国内的铁路(不含港澳台地区),如果不想深究太多技术细节,正线线间距用预设的5.0m,岛式站台设线间距为15.0m,限速看游戏里的轨道就可以了;但如果想更进一步,不再想用游戏里一眼错的限速之类的,欢迎阅读本指南。本指南的每一段的开头我都会给出文字总结,后面会给出相关的表格和来源。
个人搜索整合能力有限,如资料有任何错误,欢迎指正。
   
Premiar
Favoritos
Favorito
Quitar
正线线间距
总结起来中国大陆的国铁路线正线线间距可以无脑用5.0m,中间小站的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也可以用5.0m,正线与相邻到发线(含枢纽站内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建议用6.5m或者6.0m。地铁跑A型、B型列车的路线可以选择4.0m,但这个游戏线间距不影响隧道造价,而且游戏内轨道弯曲部分因几何运算的原因实际线间距不一定是设定好的线间距、曲线区间要按需增大线间距、正线里有道岔的话也需要再增大线间距,因此建议国铁、地铁的正线不论速度等级都无脑用5.0m,这样许多考虑因素都可以忽略。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6年铁道部令第29号)》的第一编第一章第14条:
客货共线铁路线间距
名称
线间最小距离(mm)
区间双线
v≤120km/m - 4000
120km/h<v≤160km/h - 4200
160km/h<v≤200km/h - 4400
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
5300
站内正线
5000
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无列检作业)
5000
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有列检作业)
v≤120km/m - 5500
120km/h<v≤160km/h - 6000
160km/h<v≤200km/h? - 6500
  • 上述项目(改建特别困难)
v≤120km/m - 5000
120km/h<v≤160km/h - 5500
160km/h<v≤200km/h? - 5500
到发线与相邻到发线
5000
站内相邻两线均需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300
站内相邻两线只有一条通行超限货物列车
5000
铺设列检小车轨道的两到发线
5500
换装线
3600
编组站、区段站的站修线与相邻一条线
8000
牵出线与其相邻线
调车作业繁忙车站 - 6500
改建困难或仅办理摘挂取送作业 - 5000
站内中间设有接触网支柱的相邻线
6500
线间设有融雪设备的相邻线
5800
安全线与其他线路
5000
其他站线
4600

客运专线铁路线间距
名称
线间最小距离(mm)
区间双线、站内正线
200km/h - 4400
200km/h<v≤250?km/h - 4600
250km/h<v≤300?km/h - 4800
300km/h<v≤350?km/h - 5000
正线与相邻到发线
线间设施
(mm)
5000
声屏障
5940+结构宽
接触网支柱?
5200+结构宽
雨棚柱
4590+结构宽
有站台
3530+站台宽
到发线间或到发线与其他线
线间设施
(mm)
5000
接触网支柱?
5000+结构宽
雨棚柱
4300+结构宽
有站台
3500+站台宽
正线与其他线
5000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的5.2.4部分:
设计速度(km/h)
350
300
250
最小线间距(m)
5.0
4.8
4.6



根据《市域(郊)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B-10624-2020 的8.2.5部分:
区间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m)
车辆类型
市域A型车
市域B型车
市域C型车
市域D型车
最小线间距
3.8
3.6~3.8
4.0
4.0



根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CCES 2-2017 的6.2.7部分:
区间正线最小间距(m)
最高设计速度
120km/h
140km/h
160km/h
市域A型车
4.0
4.0
4.0
市域B型车
4.0
4.0
4.0
市域D型车
4.2
4.2
4.2
设计速度与曲线半径
本章节曲线半径仅适用于正线
影响轨道限速的因素很多,现实里除了曲线半径,还有外轨超高、线间距、轨道质量等的因素,虽然游戏里限速只看曲线半径,但在复原现实的时候还是建议参考现实的标准,不同情况用不同的标准。
例如国铁的客货共线铁路(普速铁路)因为要走货列的关系,相同的曲线半径在客货共线铁路的限速远低于其他用途的铁路,在游戏里做普速铁路建议用下方普速专用的表格「客货共线Ⅰ、Ⅱ级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m)」,做国铁的高铁建议用下方表格「《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表5.2.1-1」,做国铁制式城际铁路、地铁制式市域铁路、普通的地铁可以参考我下面的个人推荐。

个人推荐的曲线半径R(m)和与其对应的轨道限速(km/h)
R(m)
V(km/h)
150
40
200
50
250
60
300
65
350
70
400
75
450
80
500
90
600
100
700
110
800
120
900
125
1000
130
1100
140
1200
140
1300
150
1400
160
1600
170
1800
180
2200
200

更详细一点、更适合硬核的玩家,个人推荐的轨道限速和运行速度分开的表,R<600m以下的轨道曲线超高为120mm,R≥600m的轨道曲线超高为150mm。
*有下划线的数值跟上一个表不一样
R(m)
V轨道(km/h)
V运行(km/h)
150
40
40
200
50
50
250
65
60
300
70
65
350
75
70
400
80
75
450
85
80
500
90
85
600
105
100
700
115
110
800
120
115
900
125
120
1000
135
130
1100
140
140
1200
150
140
1300
160
150
1400
160
160
1500
170
160
1600
180
170
1800
180
180
2200
200
200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6年铁道部令第29号)》的第一编第二章第31条:
客货共线Ⅰ、Ⅱ级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m)
铁路等级
路段设计行车速度(km/h)
200
160
120
120
80
一般
3500
2000
1200
1200
600
特殊困难
2800
1600
800
800
500

客运专线铁路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m)
设计速度(km/h)
200
250
300
350
一般
2200
4000
4500
7000
困难
2000
3500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表5.2.1-1:
设计速度(km/h)
350
300
250
有砟轨道(一般)
7000
5000
3500
有砟轨道(困难)
6000
4500
3000
无砟轨道(一般)
7000
5000
3200
无砟轨道(困难)
5500
4000
2800



根据《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 的5.2.3至5.2.4部分:
*该标准假设曲线超高为150mm,因此个人猜测不适合运营速度100km/h以下、经常启停的地铁。
设计速度(km/h)
200
160
120
100
80
60
一般条件
2200
1500
900
600
500
400
困难条件
2000
1300
800
500
400
300



根据《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TB10624-2020 的8.2.2部分: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m)
设计速度(km/h)
160
140
120
100
80
一般
1400
1100
800
600
400
困难
1300
1000
750
500
350



根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CCES 2-2017 的6.2.2部分:
平面最小曲线半径表(m)
设计速度(km/h)
160
150
140
130
120
一般条件
1400
1300
1100
1000
800
困难条件
1300
1200
1000
900
700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条文说明的6.2.1第2款部分:
*斜体字(R=250, R=450)为我个人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
部位
曲线超高
a
欠超高
限速计算
曲线
半径
R(
m)
速度
(km
/h)
(mm)
(m/s²)
(mm)
(km/h)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区间
120
0
0
V=3.19×√(R)
50.4
55.2
59.6
63.8
67.6
71.3
78.1
84.4
90.2
区间
120
0.4
61
V=3.91×√(R)
61.8
67.7
73.1
78.2
82.9
87.4
95.8
103.4
110.6
区间
120
0.5
76
V=4.07×√(R)
64.3
70.5
76.1
81.4
86.3
91.0
99.7
107.7
115.1
车站
0
0.3
46
V=1.97×√(R)
48.2
52.1
55.7
车站
15
0.3
46
V=2.27×√(R)
55.6
60.0
64.2
最小与最大曲线半径
曲线半径越小限速越低,反之亦然,但是不能无限减小或者过大,现实里曲线半径过小列车车轮会严重磨损或者直接无法通过,曲线半径过大会难以建设和维护。对于国铁线路的曲线半径任何情况都不应小于200m(高铁列车可以考虑更高),对于地铁A型车、B型车线路的曲线半径任何情况都不应小于150m;最大曲线半径无论是高铁、普速、地铁都不应超12000m。

根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CCES 2-2017 的6.2.3部分:
车型
A型车(一般)
A型车(困难)
B型车(一般)
B型车(困难)
D型车(一般)
D型车(困难)
正线
350
300
300
250
400
300
到发线
300
300
250
250
300
300
出入线、联络线
250
150
200
150
300
250
车场线
150
150
150
*市域A/B型车跟普通的A/B型车限界、轴距没有明显区别
上表也基本符合其他标准
道岔
中国大陆的铁路道岔普遍使用9号、12号、18号、30号道岔,9号、12号道岔普遍用在车站(国铁车站的单开道岔不小于12号)、车辆段、地铁,18号道岔、30号道岔普遍用在高铁车站。国铁车站普遍不使用交叉渡线,用多组单渡线来代替,特点是咽喉区(配线)特别长,很占地方很影响折返效率;而地铁交叉渡线用得更多。

由于我个人实在捣鼓不懂道岔相关的几何关系,下表集多国之大成,别国数据/我个人乱猜的数据会用斜线表示。
单开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
道岔
号数
导曲线半径
(m)
客车通过速度
(km/h)
9
180~200
30
12
330
45
12
350
50(45)?
18
800
75
18
≥860
80
24
1200
100
1:26.5
2400
130
30
2700
140
38
4000
160

又或者可以直接参考日本那边的计算:
注意中国大陆道岔号数的定义跟日本不一样,导曲线半径、限速都会不一样。
https://jtqsw192.nobody.jp/FIG/300/point123.htm
http://www6.plala.or.jp/abetanpidf50568/senro.pdf
站台长度宽度
站台长度
国铁的情况比较简单,标准比较单一,站台一定比要停的车长,普速列车站台一般长550m,改建特殊困难的话个别站台长度可以长400m;客专(高铁)站台长450m,因为客专基本都是新建的不会有改建特殊困难的特例;国铁城际铁路站台长220m,有些市域C型车制式的市域铁路虽然标准跟国铁的城际铁路几乎一样,但是会把驾驶室范围的站台砍掉不让乘客进,体现在游戏里就是站台轨道还是220m长,不过站台建筑缩短数m。

另外值得一提国铁里面有个概念叫「到发线」,简单来说除了站台本身的长度,还要预留一定长度的轨道来设置信号机和安全防护距离,一般来说客运站台的到发线长度会在650m。到发线的信号机具体放置位置可以参考其他文献,在这个游戏里站台轨道的长度按上面写的长度建,出站信号机可以贴着站台放,到发线长度大概有概念就可以。
可参考《到发线有效长度及信号系统适用性分析》,作者王嵩。

地铁的情况得根据想跑多长的车来定,没有很具体的长度规定,个人建议游戏里B车在160m/120m/80m里挑一个,A车、市域D车在200m/150m/100m里挑一个

参考文献/标准: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 的9.2.2部分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的10.4.2部分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 的11.4.2部分


站台宽度
国铁车站直线站台的宽度在没有站台门的情况下,高铁站大型站岛式站台宽度普遍为11.5m~12.0m,中小型站普遍在10.0m~12.0m之间;大型站侧式站台宽度普遍为8.5m~9.0m,中小型站普遍在7.0m~9.0m之间。
地铁的站台宽度由一个公式决定,没有标准直接定明宽度,但近几年开通的运营的车站岛式站台普遍宽11m~14m(仅含站台门内的空间),侧式站台普遍宽5m~6m(仅含站台门内的空间)。

对于想偷懒的玩家来说,游戏里可以直接把线间距设成15.0m,15.0m除去站台边缘离线路中心线距离的1.75m就相当于11.5m宽的站台,然后不论车站规模通通用同一个模板;地铁同理,线间距设成15.0m大概就是近几年开通、相对宽的地铁站台。


根据《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TB10100-2018 的3.2.1部分:
客货共线铁路客站规模
车站规模
最高聚集人数H(人)
特大型
H≥10000
大型
3000≤H<10000
中型
600<H<3000
小型
H≤600

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客站规模
车站规模
高峰小时发送量PH(人)
特大型
PH≥10000
大型
5000≤PH<10000
中型
1000≤PH<5000
小型
PH<1000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的10.4.2部分:
(已省略部分内容)
名称
特大型站(m)
大型站(m)
中型站(m)
小型站(m)
岛式中间站台
11.5~12.0
11.5~12.0
10.5~12.0
10.0~12.0
侧式中间站台
8.5~9.0
8.5~9.0
7.5~9.0
7.0~9.0



根据《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2014 的11.4.2部分:
站台宽度(m)
名称
始发站
中间站
基本站台或侧式中间站台(净宽度)
5.0
5.0
岛式中间站台
11.5
10.5~8.5
注: 基本站台或侧式中间站台应结合出入口宽度加宽



根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CCES 2-2017 的11.2至11.3部分:
类别
A类(旅行)
B类(休闲、集会)
C类(通勤)
 
转乘城际交通客流
旅游观光及商业购物客流;瞬
时大规模突发客流
上下班及日常商务客流
特级
大型城际交通枢纽站
1.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观光区
2. 举办国际性集会活动的场所
3. 特大型体育中心
甲级
发车距离>300km 的
城际交通枢纽站
1. 大型特色商业区
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 举办国家性集会活动的场所
4. 大型体育中心
5. 大型会展场馆
1. 近郊客运中心
2. 市郊铁路首末站
3. 市域公交枢纽
乙级
发车距离<300km的
城际交通枢纽站
1. 中型体育中心
2. 中型会展场馆
1. 高密度就业区
2. 居住区
丙级
 
1. 小型体育中心
2. 区级商业区
3. 小型会展场馆
4. 举办地区性集会活动的场所
1. 线路起终点
2. 一般密度就业区区
3. 居住小区
4. 普通车站

    站台
宽度
 岛式站台 
 岛式站台 
  侧式站台
  侧式站台
车站分级
  双柱
  单柱
长向范围内设楼
扶梯或柱的侧站
台乘降区宽度
垂直于侧站台开
设通道口设梯的
侧式站台宽度
特级
16
不宜采用
3.3
甲级
14
不宜采用
2.8
6.0
乙级
13
12
2.6
5.0
丙级
12
11
2.6
3.5
注1: 各级岛式站台侧站台的最小宽度同侧式站台长向范围内设楼扶梯或结构柱的侧站台乘降区最小宽度。
注2: 上述宽度只包含站台门内的范围,站台门至站台边缘的宽度需要另外计算。
车站
本章节会提及车站内的线间距、最小曲线半径、站台边缘离线路中心线距离等比较重要的元素,其他在游戏里属于装饰性的元素我会省略。

线间距
可以参考上面的「正线线间距」章节,总的来说国铁车站中间站的到发线和正线之间很大概率会有接触网支柱,正线与相邻到发线游戏里可以假设为6.0m;客专枢纽站的到发线间很可能会有列检作业,到发线间线间距普遍为6.0m~6.5m。车站咽喉区线间普遍会有单渡线甚至交叉双渡线(国铁除外),线间距普遍需要增加0.4m~0.6m不等,如果正线线间距已经是5.0m,可以省略渡线需要增加的线间距。


最小曲线半径
总的来说国铁高铁站相邻站台的到发线(也就是游戏里的站台轨道)曲线半径不应小于1000m,困难条件下也不应小于600m,这个标准基本符合普速铁路的标准。在游戏里不论是做国铁还是地铁车站,站台轨道曲线半径不小于1000m就对了

参考文献/标准: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的10.3.1部分

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2006年铁道部令第29号)》的第一编第二章第32条:
车站平面最小曲线半径(m)
路段设计行车
速度(km/h)
编组站、
区段站
中间站
(一般)
中间站
(困难)
80
800
600
600
120
800
1200
800
160
1600
2000
1600
200
2000
3500
2800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的表6.2.1-2:
车站曲线最小半径(m)
车型
A型车
B型车
无站台门
800
600
设站台门
1500
1000


站台边缘离线路中心线距离
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国铁的标准是1.75m,当列车贴着站台通过速度大于80km/h时该距离应为1.80m,贴着站台通过的速度不应超250km/h;对地铁来说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应为 车辆宽度/2+100mm,也就是游戏里1.6m(A车)或者1.5m(B车),站台门与车辆轮廓线(未开门)之间的间隙应为130mm。

参考文献/标准: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 的3.2.5部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的5.3.8部分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的10.1.7部分:
序号
建筑物和设备名称
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1
旅客站台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
1800
1
旅客站台边缘
位于站线一侧
1750
2
跨线桥柱、天桥柱、雨棚柱
和电力照明杆等杆柱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
≥2440
2
跨线桥柱、天桥柱、雨棚柱
和电力照明杆等杆柱边缘
位于站线一侧
≥2150
2
跨线桥柱、天桥柱、雨棚柱
和电力照明杆等杆柱边缘
位于站场最外线路的外侧
≥3100
3
接触网支柱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或站场
最外线路的外侧(无砟)
≥3000
3
接触网支柱边缘
位于正线一侧或站场
最外线路的外侧(有砟)
≥3100
3
接触网支柱边缘
位于站线一侧
 
≥2500
4
连续墙体、栅栏、声
屏障边缘
位于正线或站线外侧
(无人员通过)
路基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