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Productos
reseñados
117
Productos
en la cuenta

Reseñas recientes de NercFixers

< 1  2  3 >
Mostrando 1-10 de 23 aportaciones
Nadie ha calificado este análisis como útil todavía
55.7 h registradas (33.7 h cuando escribió la reseña)
游戏很好玩,剧情略微抽象,路人很友善,蹬墙跳很脑残
Publicada el 15 de noviembre de 2023.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A 13 personas les pareció útil esta reseña
2.8 h registradas
细细地品味了许久,要我给这部作品打好评,我是十分乐意的。然而问我“您推荐这款游戏吗?”我其实是有点犹豫的。诚如简介里所说,这部作品在剧情上是通过ASD“散乱”的思维写出来的,已经很难让正常人能够代入进去与角色共情,更别说本作在其他方面平庸甚至中下的表现。
因此,要我说这部作品到底是否值得入手,我的回答只能是:
如果你共情能力好,这个故事或许无法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但也一定能让你感慨良多,收获颇丰。
(或者说,看对不对你的电波吧。)
之所以我个人愿意给这部作品打好评,无非也就是剧情上的设计,尤其是后期的剧情,下面仔细讲讲这点。 (剧透)

整个故事中最有疑点的,或许就是姐姐在“我”高考前那残忍的态度与参加所谓“无国界医生”的决定。这里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感到“姐姐”这个角色的动机不明,逻辑混乱。甚至“姐姐”对“我”所说的话自己就是矛盾的:如果收留“我”仅仅只是因为“不用发论文就能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医院上班”,是为了待遇,为了前途,那么她十几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又算什么?她完全可以只挂一个“收留孤儿ASD患者”的名号,而无需对“我”付出那么大的心血。况且如果只是为了所谓“更好的待遇”,那么她又为什么去参加“无国界医生”这种待遇极差,甚至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的工作?唯一的可能只有:姐姐是爱“我”的,从始至终都在爱着“我”。无论是长达十一年的陪伴与照顾,还是参加“无国界医生”后仍然把“我”送给她的戒指戴在手上,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但我们还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姐姐到底因为什么如此残忍地拒绝了“我”?
实际上,之前和一位女性朋友聊起过这个剧情。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回答便是:姐姐从不认为“我”和她的关系有爱情的成分,亦或者说,“爱情”反而是对“我”和她关系的玷污。“爱情”是一种激情,一种渴望,它就像是一场探险,寻求着刺激与快感,探求着神秘与未知,是生命底层的野性。而“我”和姐姐的关系显然不是如此,也不该是如此。姐姐从头至尾,与其说是个贴心而充满爱意的“姐姐”,不如说是个纯粹的“母亲”(“母亲的初恋”“如父如子”的标题似乎就有这么个意思),那是一个温暖、安宁、归属感的代名词。而所谓“母亲”的感情,往往是一种“去性别化”的纯粹的“爱”。例如女娲造人这样的传说中,女娲并不是和男性交合而产出人类,而是无性繁殖。而自己的男孩因为一点青春期荷尔蒙的作用,居然想把自己和他的关系发展为“爱情”。这是对“母性”的一种亵渎,是姐姐完全不能容忍的。因而才会有了那些台词“你以为我有多喜欢你(或你有多喜欢我?记不大清了)吗?”之类。而选择“无国界医生”很有可能也是出于守护自己与他的这份纯真的感情,毕竟,万一什么时候自己也“动了情”呢?
然而这个回答并不能让我感到满意。首先,所谓“爱情”,真的仅仅只是一种激情和欲望吗?我不赞同包括故事中“我”所认为的那样,“爱情”和“亲情”是两个泾渭分明,互不侵犯的概念。“爱”,一切的“爱”,应该是同一件事情。一种社会性的“爱”意味着“渴望让对方能够拥有长久而充实的快乐,渴望让对方能自由自在地挖掘自己人生的可能性,渴望看到对方因为自己而露出的幸福的微笑”,这种感情可以存在于丈夫与妻子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兄弟与姐妹之间等等。这意味着责任与承诺,和多巴胺与荷尔蒙驱动的“生命本能”有着本质的区别。显然,无论是姐姐对“我”的感情,还是“我”对姐姐的感情,都是(或至少含有)这种社会性的“爱”。“我”优异的成绩和学医的志向多少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那么,问题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姐姐到底出于什么对“我”这样一个“他也爱我,我也爱他”的异性做出如此残忍的拒绝?
就我个人看来,答案其实很简单:所谓“爱”,不只是对对方的 “祝福” ,也是对对方的 “诅咒”
我们不时能够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位老人将自己照顾了近半辈子的残疾老伴推下河淹死,称自己“只是累了”。我们不时也能听到这样的闲聊:哪个年轻人照顾自己瘫痪的母亲十几年,结果她去世的时候这年轻人居然一滴眼泪都没流。任何“爱”,社会性的“爱”,要承担责任的“爱”,都意味着巨大的限制与束缚,并且到最后自己可能毫无收获。steam上有部作品《看火人》就表达过类似的问题:男主角的妻子同样患有精神疾病(似乎是30多岁就患有艾斯海默症还是什么,也记不清了),多年里常常陷入精神崩溃的境地,男主同样对她加以无微不至的关怀,然而却几乎帮不了自己的妻子,病情依旧恶化,而且因为这个疾病,妻子对性交的抵触使得两人40多岁时也没有一个小孩。或许男主也只是“累了”,不愿意再面对自己无论付出多少心血都拯救不了的妻子,不愿面对放弃这样一个“毫无希望”的妻子后,社会对自己的谴责,从而选择了“森林看火人”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职业。上岗的第一天,女主(他的上司)就在对讲机里很“冒犯”地问他:来当看火人的往往是为了逃避生活,你的生活又遭遇了什么呢?
所谓“看火人”,和“无国界医生”是否有很多相似之处?
那老伴残疾了的老人,得付出多么大的心血,去照顾自己的伴侣几十年之久;那母亲瘫痪的年轻人,又得花掉多少的青春,去看护一个离死也不远了的亲人;《看火人》的男主又得扛着多大的负担,去让自己的妻子生活下去;而本作里,姐姐又承受了多少大的压力,耗尽青春十余载,把“我”这样被父母抛弃的ASD患者抚养大。而现在,生活却还要求她在“我”和“初恋”两者间做个二选一的题目。对于姐姐来说,可能真的只是“累了”吧。“累了”,可决不是身体上的劳累(想必“无国界医生”肯定更累)。而是在巨大的社会与家庭的压力面前的心累。相反,去参加“无国界医生”,每天只需要把心思放在“治病救人”上,铆足劲去工作就好,再也不用去想别的事情,反而来的更轻松。至少心灵上不再需要受社会与人际关系上各种矛盾对自己的折磨。虽然这是一种逃避,一种相当于在人生的选择题上有ABCD四个选项,而姐姐填了个E上去,约等于啥也没填。只不过,没填或不填答案,本身已经是对它的一种回答了。而这种逃避,至少也是一种“高尚的逃避”。

然而这些仍然只是一个说法。作者自己也在知乎的杂谈里表示,她自己也无法说清楚所谓“真相”是什么,因此这个故事的解读就交给了它的广大读者。以上已经是两个解读的角度,就此这部作品要是挖掘起来其实是很有看头的。尽管叙述方式有点难以让人代入,但是就其广阔的解读空间以及思想成熟度而言,这样的故事在我眼里已经称得上是“文学”了。这也是我十分乐意给本作打个大大的好评的原因。

下面说说其他让我很无语的地方。
首先是美术。看别的评测说本作美术在国G里中规中矩。然而在我看来,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本作的美术和别的国G一样稀烂。 从CG到立绘,到处都有肉眼可见的 画面崩坏 。这样的美术水平你去街上随便抓一个美术生过来都能帮你画出来(说真的,现在一边是极其内卷的绘圈,一边是各种美术崩坏的国G,实在讽刺,不得不感慨国内真是片文化盐碱地)。然而一部作品的下限完全就是靠美术撑起来的。steam上有一部《一生推不如一生恋》,剧情相当平庸,但是其优秀的美术仍然让那部作品有很可观的销量。全年龄名作《ATRI》的剧本也算不上优秀,但奈何人家美术做的实在是太漂亮了,加上优秀的演出与配音,真的很难让人不对它产生好感。至于那些“纯情三消游戏”,就纯粹是以美术为整个作品的核心了,换句话说,美术优秀的作品,剧情写的再脑残,都有人愿意冲着那几张CG买单。而本作的美术已经不只是平庸,简直可以用“敷衍”来形容,明明稍微调整一下就能避免的问题,例如人物姿势、眼神等等,硬是留在那里不解决。像那张姐姐抱着“我”的那张CG,姐姐那阴沉的眼神都让我感觉这哪是照顾了我十一年的姐姐,分明就是个连环女杀人犯啊。
美术稀烂的后果就是,演出效果也是极其稀烂。很多人物台词和立绘几乎对应不上。或者说做美术的就没画几张立绘表情,导致做演出的大哥根本没法做。此外答辩般的CG演出大哥用再牛逼的方式插入到剧情中也还是答辩,就比如姐姐和“我”在沙发上深情对视的那张。此外人物立绘的色调与场景往往不一致,黑夜场景里的人物还是和白天场景中的一样亮,这明明就是调个滤镜就能解决的问题。甚至立绘与立绘之间的色调都不一致,例如姐姐的“初恋”整体色调比其他立绘灰暗许多。以及人物光影和场景也不一致,光源明明在右边,人物的高光却在左边。更令人发指的是,演出居然还会搞立绘的 【镜像反转】 这种灾难级别的操作!!!一个镜像反转不仅会直接导致立绘与立绘间的高光出错,还会导致“挂在右边的名牌突然变到左边去了”这种给玩家巨大违和感的情况。我在其他的作品中从来没见过还会有演出直接把人物立绘【镜像反转】。。。。。。
好像各位会觉得,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和细枝末节的问题,不足为奇。然而所谓的“细枝末节”,其实就是整部作品成败的一大关键。你去看看西方导演的那些小众电影,同样是强烈的自我表达,同样是一般观众看不懂的剧情,但它们仍然被认为是优秀的作品,就在于它们能把这样的细枝末节处理好,能把人物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处理好。就算看不懂,也能让一般观众感受到作品那细腻的情感,并为之震撼。而本作如此一坨的美术与演出,首先就导致了巨大的“廉价感”,即给人一种在橙光上玩粉丝自制游戏的感觉。加上常人不太能接受的叙事方式,这部作品像其他国G一样爆冷绝不是没有理由的。
其他方面,配音和音乐,能挑刺的地方不是很多,但仍然是中规中矩,看不到亮点,没法撑起整部作品的质量。

总而言之,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作品的故事,单就剧本来评价,还是很不错的作品,但作为一部视觉小说而言,这部作品实在是太emmmmm了。只能推荐那些对文字、对情绪的感受力比较强的人来玩。
Publicada el 26 de mayo de 2023. Última edición: 26 de mayo de 2023.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Nadie ha calificado este análisis como útil todavía
0.7 h registradas
作者是懂怎么写短篇的
Publicada el 20 de mayo de 2023.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A 23 personas les pareció útil esta reseña
1 persona ha encontrado divertida esta reseña
10.4 h registradas
千言万语汇作一句话:别像我一样全款买,我是sb
以下涉及大量剧透








老虚的剧本?行。
一周目流程不用评价,典型gal公式化剧情。无论是男主、美雪还是男二的人设都是典中典了。
二周目的NTR简直爆笑,出轨对象是华哥配的一个伪娘。

NTR的剧本设计其实可以理解,毕竟还是要顺理成章地引出另一个NTR。
都一样的,你葵也是一个为了收集CG而存在的角色,她和华哥偷情对于男主角的意义,和男主角为了收集CG,完整体验游戏内容,因而去走葵线对于美雪的意义是一样的。
但这里最最核心的缺陷在于,在一周目我可是被强迫着走美雪线的。
那你美雪也没理由杀我啊,我只是个从一开始就想推葵线的普通玩家啊,不至于吧哥。看看人家Undertale就很聪明,如果你先走一遍屠杀线再走和平线,会被猹爆喷你很伪善,并且杀掉你所有的那些怪物“朋友”们,而你直接走和平线就不会有这问题。这就非常合情合理是不是。君彼的一周目我根本走不了葵线,按照葵的提示,可以试试下一周目再来,我只能先走美雪线啊。
好吧,如果说到此还只是老虚为了节省写作的工作量而留下的缺陷,我也认了,毕竟是为了后面的META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二周目结尾葵NTR男主游戏还要我“当然是选择原谅她啊”的时候我就知道作为META游戏的这部《君彼》要真正开始发力了,前面美雪已经对男主,或者说玩家在君彼世界中的化身,作了很多很多暗示,“永远在一起”“永远不要背叛”等等,这些话明显是对屏幕外的玩家说的,而剧情走到这里几乎是显而易见的要开始一些很META的展开了,我还是很期待的,果不其然,美雪直接化身爆蛋英雄。

可再往后的剧情,却还是让我很失望的,NTR是一个雷点(尽管我认为这个雷点在脚本写作中是可以避免的),但对于我这种不太能代入游戏主角的人来说其实还好,真正能让我打差评的,还是三周目往后的游戏设计,亦或者说,是游戏核心的META设计,尤其是我在一开始就是冲着这部经典名作的META元素来的。
对于【美雪】来说,她在每一个玩家的每一份游戏中都是独特的存在,这点体现在三周目美雪完全随机的喜好当中,然而这种独特性,在我看来却只是一个程序的把戏,算不上是游戏设计的精妙之处。不管这个君彼世界里的美雪是喜欢苹果糖还是巧克力,她必然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班级偶像,也是一个在他人面前不得不带上面具伪装自己的演员。她的所谓“独特”,完全没法构成她“灵魂”的证明,到最后也只是和男主角一样,不过是在脚本和程序的“绝对命令”下按部就班地运行着的虚假幻象。相比较而言,葵的设计显得十分聪明而讨巧,【向日葵】是作为一切galgame女主角集合体“神明大人”的使者,推动君彼世界的进行,但可惜,这一设定本身却是自相矛盾的。
一方面作为纯粹抽象概念“神明大人”的具象化表征“向日葵”在君彼中担任“女二号”的角色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却和同样作为“galgame女主角”的“美雪”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那这“神明大人”是咋了?左右手互掐?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来这个“神明大人”设定的内在矛盾。“向日葵”作为一个抽象化概念来理解的时候,她存在于每一个和我们约会的galgame女主角中,但“向日葵”本身却是一个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形象。她有自己的记忆,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情感。而这些具体性则是她和美雪形成外在对立的基础。否则只剩下“galgame女主角”这一普遍性的“向日葵”其实就蕴藏在美雪之中。或者说,当“向日葵”这个具体形象告诉我们她会存在于每一个galgame女主角当中的时候,就已经和她先前与美雪的冲突形成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向日葵不是“神明大人”的使者,向日葵就是向日葵,一个留着偏粉的长发的,呆呆的,富有爱心的,伤心的时候也会流泪的姑娘。(尽管NTR设定几乎毁了这个人设。)这就是我对这部作品剧情设计核心部分最失望的点。
如果你还没太看懂我什么意思,那我用简单一点的话重新讲一遍:
老虚你tmd就是个sb!!!为什么没有和向日葵在一起的结局!!!为什么要用一个脑残至极的NTR剧情毁掉这个人设!!!(哪怕剧本中也有“葵也不是自愿的”这种设定。)为什么葵最后还是消失在了一个纯粹抽象而无任何具体性包涵于其中的概念之中!!!
我的向日葵。。。。。。我的向日葵。。。。。。

当然,除了这个矛盾之外,游戏还有很多设计上的缺陷。例如后面“心一君”这个化身会逐渐退出,游戏的一切叙述,包括内心独白等等,会以选项的形式进行,搞得好像这样就是玩家在说话,玩家的内心独白一样。但我当时根本就不会像游戏里那样想...“心一君”是已经在美雪的无尽折磨下光荣退休了,但还是有一个名为“玩家”的化身在进行着游戏的正常叙述...这何必呢...恐怕只会起到META元素的反作用吧。其他的缺陷就不细说了。
说起来,序列号算电话号码那一段倒挺有意思,把这个游戏还真搞得像模像样的。可惜核心缺陷摆在这,改变不了我对这个经典名作失望的事实。

总之,绝对不推荐全款买,真的还是不值得。如果是冲着META元素的话,建议先去试试隔壁免费的DDLC。虽然DDLC的设计也有不小的缺陷,但是不妨碍它也是一部十分震撼的元游戏,更不要说人家还是免费的。
Publicada el 18 de enero de 2023. Última edición: 18 de enero de 2023.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A 1 persona le pareció útil esta reseña
3.0 h registradas
可以说保留了去月球和寻找天堂这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叙事+留悬念+叙事解开悬念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故事的逻辑以及采取的叙事手法依然是比较惊艳到我的。音乐部分没有先前两部那么出彩。但在美术上有很大的进步。
相比前几部这一部似乎没什么泪点,情感上也没有前两部那么细腻,主要是填掉了几个旧坑(比如watts的病之类的)。结局还让男女博士cp粉过了把瘾。
总的来说还是那个味。制作水准一如既往的高。价格也还能接受。
Publicada el 30 de septiembre de 2021.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A 36 personas les pareció útil esta reseña
5 personas han encontrado divertida esta reseña
62.4 h registradas (61.4 h cuando escribió la reseña)
春季特惠入的,全线全成就通关了
要问值不值得买?
原价的话,我倒觉得真不值。这点上还是比较庆幸打折入手的。

就说说为什么不值得原价入。
问几个问题
代入感在哪?
每个女主的特点在哪?
除了H这个故事还讲了什么?

剧情以及台词的编排让我找不清这个游戏的定位。
把它当h片看,前面的剧情太过冗长,让人昏昏欲睡。
把它当正经故事看,很多情节又未免太过幼稚(男女主们都成年了,都在上大学,怎么都还跟初中生一样?),既没有代入感,戏剧性又太弱。
那好吧,把它当做放学下班后消磨时间用的恋爱短剧看看,放松一下自己。
可谁受得了自己喜欢的女主角只想要和自己ooxx呢?我的罗曼蒂克在哪里?
总结就是,说它h它h得不纯粹,说它浪漫它又没有多少浪漫情节,说它有正经的打怪情节又写的太无趣。
这就导致我弄不清楚我该带什么心态看待这部作品。

最让我恼火的是前3章我玩完最喜欢的就是茉子,玩完马上就去推茉子线了
结果编剧给我写了个无聊透顶的公式化的恋爱情节,就是那种放在哪个女主身上都不会违和的情节。

芳乃、丛雨等等都有相对独特的恋爱情节(芳乃生男娃,丛雨孤独数百年回归肉身等等)
就nm我最喜欢的茉子给我整了个宛如小ss一般的帮助她走出自卑的情节。
就离谱。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在各个女主身上找不到令我印象深刻的品质之类,比较平庸的音乐等等,唉就不细说了

不过冲着丰富的成人内容以及还算精美(但我觉得称不上出色)的美术我还是觉得这部是值得买的
望路过的柚子厨喷轻点

(当时趁打折还买了riddle joker,通关千恋后真不知道要不要点开它)
Publicada el 21 de marzo de 2021. Última edición: 5 de abril de 2021.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A 1 persona le pareció útil esta reseña
25.1 h registradas (4.9 h cuando escribió la reseña)
什么时候把坑填了?
Publicada el 17 de febrero de 2021.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Nadie ha calificado este análisis como útil todavía
3.6 h registradas
没什么好说的,结局太动人了
Publicada el 20 de agosto de 2020.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Nadie ha calificado este análisis como útil todavía
5.0 h registradas
牛逼
感觉所谓galgame只是个噱头
游戏的内核在于它对爱情,对人类社会存在延续发展的一种哲学探讨
番外篇个人觉得是很恶心,但不至于很让人有吃屎的感觉,可以说制作组已经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对这个技术的存在进行展现与探讨。只是这色调这配乐这叙事我真的觉得制作组是故意带私货恶心观众的,特别是和前面温馨的主线形成强烈反差。
不过我是能够接受,毕竟本来我对主线的温暖故事也不太感冒。

教授这个人设真的太值得人回味了,说实话这种人一定是探究哲学伦理学学到丧失人性了,也太没人情味了,但这恰恰是她耐人寻味的一点,她的完全理性导致她回答记者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去探讨,有不少哲学方面的意义。我想如果对哲学有一点研究的话,应该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想想这个游戏向我们反映的这个关于爱情的问题
Publicada el 13 de agosto de 2020.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Nadie ha calificado este análisis como útil todavía
1 persona ha encontrado divertida esta reseña
52.6 h registradas (34.9 h cuando escribió la reseña)
没玩过钢铁雄心和欧陆,但是光光看上去就知道与那些比起来这游戏就是走极简玩法的,上手很快,掌握很快,但这种极简玩法也有点单调,后期发展为大国后就是重复 发动战争+同化人民+赚钱养兵 的循环,最后统治世界就结束了。对于我这种没玩过大型策略游戏的咸鱼这游戏还是非常值的。
BUG的话暂时就遇到个删游戏吃存档的BUG,宋朝还没统治世界存档先没了
作为一个手游的话,这游戏也算是蛮厉害的了
Publicada el 17 de febrero de 2020.
¿Te ha sido útil esta reseña? No Divertida Premio
< 1  2  3 >
Mostrando 1-10 de 23 aportaciones